今天的“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,记住使命”栏目,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身边的“担保人”陈心怡。经过近40年的电力工作经验,陈心怡从一线电力工作者转变为电力培训的“人才”。改变身份和实践第一颗心的使命从未改变。
我叫陈心怡,是海宁供电有限公司的员工,现在我是陈心怡劳模工作室的主任,我的承诺是:对普通人来说,不停电是最好的服务。
我父亲是嘉兴电力局一线队的队长,所以我有幸去嘉兴工作了三年,在第一线施工中努力工作,没有停电。
到达海宁后,我从嘉兴学到了一些工具和仪器,一点一点地把施工工具和方法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,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。
35,000伏水泥电杆从一开始可能每天只有3到4个碱基,然后我们可以把它提高到每天大约12个碱基。当我来的时候,这座35,000伏的塔还没有建成。后来,经过几年的努力,我们最简单的铁塔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一个基础。
学生孙腾飞:“当师父站在那里的时候,虽然她不着急,但她的腿还是有点发抖。之后,我将在前线工作。这些都是大师传授的非常实用的技能。”
目前,我的培训目标主要是每年我单位各组织招聘的人员。有时候嘉兴也会来这里训练。这也是浙江电力公司配电线路上唯一的一个工作站,每年都会举办两到三次这样的培训。
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位和这份工作,事实上,我也有同样的心态,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心态。在这方面工作了几十年后,我积累了工作经验、技能、方法和想法。
应该说,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它传递给我们的年轻一代更有意义。
成就代表过去,未来是动力。我想传递这个初步的经验,让更多的电力用户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来建设一个智能电网,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!